北部 日式建築

【台北】。台北市區日式老房子『齊東街日式宿舍』台北琹道館.齊東詩舍 │ 台北捷運*忠孝新生站

【線上預訂】

【Klook線上門票/餐飲/套票/租車】享折扣碼

1.首次APP下單95折 (優惠碼:BetterOnApp)
2.台北101門票現折100元 (優惠碼:GOTAIPEI100)
3.APP預訂95折 (優惠碼:BetterOnApp2)

Klook.com

美食票券



午後,我選擇了前往這台北市區裡的老街,這條老街有著自己的名字「齊東老街」。走進這條綠蔭小巷,寧靜的巷弄一個人走著,正當享受著這一刻下午的悠閒,紅色的大門、日式的木造建築,如此顯目的建築不得不讓路過的人放慢了腳步,「台北琹道館」座落在齊東街上,原為日據時代日式宿舍,現為「齊東街日式宿舍」 市定古蹟。



「台北琹道館」顧名思義除了古蹟建築的歷史意義之外,裡面正是推廣著古琴文化及古琴相關課程的地方,裡面擺放了不少古琴呢。




前方庭院整理的相當乾淨完整,建築也算是看過的日式房子還算大間的,連進去門口還得用拉開的方式,很可惜的是裡面可以參觀的僅有幾個區域。





很喜歡看這種以前演變的整理前和整理後的照片,很多的東西都只能藉由照片去了解而已。





第一次看到這種維護老房子的方式,在木造房子上面再蓋個鐵皮房屋遮蓋,不知為何這種地方的建築不是沒人住就是廢棄般的,一年放置一年。



濟南路走到底原來火樹銀花韓式料理在這裡啊,之前已經來吃過幾次,這才發現原來跟老街是相通的,要特別說這間韓式料理是吃到飽的,而且價格也算很平價,東西選擇是不多,可是吃的很足夠,不過每次去吃都沒有特別拍照。



離開了北捷忠孝新生站,出口右轉後往新生南路,過了高架橋左轉沿路會先遇到齊東街53巷的「台北琹道館」,若不轉進巷子裡,下一條街右轉則是濟南路「齊東詩舍」的地方。沿著市區大樓轉進了矮房巷弄,注意到的是這在馬路旁特別不一樣的日式建築,整齊乾淨的建築外觀有人在整理,進去參觀則是免費的享受,因為沒有很多人搶著進入,你可以慢慢的環繞在這些有著歷史年代的日式建築裡,嘗試著讓自己陷入了這樣的氛圍,馬路上的寧靜延伸到屋裡,沒有太多的聲音,踏上了日式木板的地面上,慢慢輕輕地走著。

齊東街追溯到清朝時代又稱為三板橋街,歷經了日治時代一直到現今,才將濟南路二段25.27號與齊東街53巷幾棟日式建築指定為「臺北市中正區齊東街保存區及聚落風貌保存特定專用區」。



若是沒有走進來,還不知後院有這麼大的空間,周邊石礫堆的日式建築整理的相當好,沒有太多的破損痕跡,老樹的遮蔽陪伴了一段歲月,周邊有一些老房子已經是荒廢了,相當的可惜。





裡面的展覽是以一些文字詩詞做為主題,很多很有特色的詞句和寫法,寫的字跡有的好美。



僅僅只有我一個人走在這日式木造建物裡頭,腳步聲緩慢非常得愜意,不需要跟別人人擠人的,也沒有太多噪音聲,這種感覺很舒服,好幾次為了拍攝,常常到處東奔西跑的到各地景點,戶外就不用說了,在室內,很少可以遇到一個環境是讓人寧靜的感覺,人一多,不免都會有噪音污染這空間,使得常常匆匆離開這樣的環境,無法真正的仔細欣賞,心裡很難做到平靜。看到這個角落畫面很美,可惜少了金城武應該更有畫面吧。



兩棟建築的不同特色完全沒有違和感,坐在這裡喝杯小茶,看著空無一人的庭院,一種修身養性的小小旅行。喝杯茶只是自己的幻想,這裡可沒有真的茶可以喝喔。



很有趣的是外頭街道的畫面看的很清楚,很好奇對面那棟老房子是什麼地方,不知是私人的還是可以參觀的地方。

【飯店民宿空房查詢】



紅綠郵筒讓我想起前一陣子有新聞彎腰郵筒的趣事,從外頭看,這棟不知是不是民房,鐵門倒是很新世代。







齊東詩舍到像是一個有日式風格的會議中心一樣,能看的就只有這個區域,其它區域無法前往,一眼即看穿了這裡的空間,讓人不是很清楚這裡的用意和特色。



其實這裡只是間洗手間,單純覺得這光線很有特色的拍下而已。



這裡的每一個空間都很用心,為了讓你可以更了解這裡的歷史,會有一些簡介介紹的空間讓你停留觀賞。



原本要到苦楝咖啡休憩喝杯茶,沒想到今天來的不是時候,沒有營業,不知是不是倒了,裡頭看起來很像廢棄的地方,亂亂的,很可惜還沒機會進去,只好走向別的地方,到了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附近的摩斯漢堡休息,再往下一個目標前進。

有時候行程中總是有不能順意自己的規劃時,不是轉向就是轉換心情,依舊可以保持原有的好心情,去期待下一個還沒遇到的可能喔。

《延伸閱讀》


台北琹道館
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街53巷11號

開放時間:每週三至週日 10:00 ~ 18:00(週一.週二休館)

齊東詩舍
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5號

開放時間:每週二至週日 10:00 ~ 17:00(週一休館)

3 留言

  • 回覆
    2016-10-08 於 19:57:55

    因為有的是後代子孫的產權紛爭,有的是家道中落無力修繕,再來這樣的老房子勢必要跨海請來老師父施工,問題是老房子的建築工法跟技術隨著時代而漸漸凋零後繼無人。

    老房子若被列入古蹟,修繕上有種種限制以及資金的耗損,所以這是為什麼很多老房子面臨的問題都是逐漸頹圮……

    • 回覆
      Becky
      2016-10-12 於 19:00:39

      您講的很有道理呢!

  • 訪客留言